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化解与融资平台转型进入关键阶段,为助力广德市国资系统破解发展难题、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,近日,中国财政学会国有资产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城市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副理事长、现代咨询集团董事长兼现代研究院院长丁伯康博士,受邀走进浙江大学,以《存量债务化解和融资平台公司转型问题》为主题,为广德市国资系统相关人员开展专题培训。丁博士紧扣最新政策与行业趋势,从 “债务化解、平台出清转型、财政可持续” 三大维度,结合全国多地实战案例,为参训人员梳理清晰的理论逻辑与可落地的实操方案。
丁博士首先系统梳理地方政府债务化解与融资平台转型的时代背景,他指出,当前地方政府举债与融资需要适应三大核心变化。一是城市建设和开发模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从“大规模增量扩张”转向“存量提质”,城市更新、乡村振兴与县域城镇化成为重点方向;二是投融资模式进入规范运行阶段,政府融资以预算为核心,融资平台需遵循市场化融资原则,转型为 “借、用、还” 一体化的市场化主体;三是经营城市模式发生变化,从单纯城市运营转向产业投资引导和产业培育,推动城市发展动能升级。结合当前地方财政运行出现的新情况,他进一步强调“债务化解、项目融资和确保财政正常运作”已成为地方财政部门有效运行的三大重点任务。
围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,丁博士从“如何看待债务风险、如何对待债务风险化解、如何对待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”三个关键问题展开,层层递进梳理解题逻辑,同时结合多类实战案例,为地方提供可落地的化债思路。对于 “如何看待债务风险”,他强调需跳出单一财务视角,从公共风险、城市价值风险、平台财务风险三个维度综合评判,避免因片面分析导致风险误判。针对 “如何对待债务风险化解”,他既分享政策导向下的系统解法,如江苏通过 “建立动态防控机制、重组隐性存量债务、推进平台转型” 等六项措施构建化债体系;也提供具体场景的实操方案 —— 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置换案例,详解 “拉长债务久期、降低融资成本” 的落地步骤;以发行 REITs 产品的项目为例,说明如何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;结合资产整合与信用评级提升案例,展示如何通过整合重组提升融资能力,多路径为地方化债提供参考。在 “如何对待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” 问题上,他指出平台债务化解需与转型同步推进:一方面通过存量资产盘活、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,减轻偿债压力;另一方面依托推进国企市场化转型的案例,强调通过业务布局调整、经营效率提升,来培育 “造血” 能力,从根源上降低债务依赖,实现在发展中化债。(想系统了解债务化解与融资平台转型,推荐阅读丁博士专著《》)
随后,丁伯康博士结合202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”的要求,拆解“出清”的核心逻辑:“有力”即严格落实债务管理、平台管理等政策,强化政策执行力与追责机制;“有序”即按2027年6月时限倒排任务,区分“僵尸类、转型类、产业类”精准处置,优先出清“三无”空壳平台;“有效”则需实现风险化解、功能转型、体制变革的实质成效,杜绝“形式出清”。(详见《专家观点|准确理解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》)
他指出融资平台的出清与转型需通过“六步走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,且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久久为功——既要推进政府项目融资体系的重构,也要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体系的重构,同时在功能定位、业务布局、融资能力、人才建设四个方面提升综合实力,最终实现融资平台的“五个转型”。(《从“退平台”到“真转型”,现代咨询提出“六步走”》)
针对当前地方财政可持续运行问题,丁伯康博士明确 “做大国资财政” 的核心方向。他表示,在土地财政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,税收财政难以快速缓解短期压力,而做大国资财政已成为地方政府的正确选项,关键在于提升国资运行与管理效能。通过合肥建投、武穴资产重组等案例,他详细介绍了激活国资价值、增强财政支撑力的具体路径,为地方财政可持续运行提供参考。
参训学员表示,此次培训课程既有政策高度又有实操细节,不仅厘清了债务化解与平台转型的逻辑,更掌握了具体工作方法,为后续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清晰指引。
作为国资国企改革领域的“智库型”机构,现代咨询已累计服务全国500多家国企平台公司,打造众多经典案例。未来,现代咨询将持续以“用现代智慧破解难题”为使命,依托丁伯康博士领衔的专家团队,为更多地方国资系统提供精准赋能,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