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黑马”又疾驰!安徽这个千亿规模的县属国企跑出了两个AAA!

近年来,关于“城投转型”的话题从未停止。但纵观各地城投,多数都在迷雾中蹒跚前行、步履踉跄。但就在近日,位于安徽一县城的国企,却以千亿资产规模、双AAA信用评级的“现象级”势头,跑在了安徽当地同级别地方国企的最前头,跑进了全国资本市场视野。 

搜索“肥西产城集团”词条,一则关于《今非昔比!安徽“革”出一匹城投“黑马”》的国企改革案例仍霸屏全网,这是继去年首次获评AAA出圈后,该集团斩获的第二个AAA,而这次评定来自头部权威机构东方金诚,“含金量”可谓直线攀升。 

从400亿到1100亿资产规模,肥西产城集团通过横向合并资产、纵向协同产业,已成功完成从单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“千亿级产业发展综合运营商”的战略转型,形成“产业发展、资产运营、城市更新、社会服务、实体制造”五大板块协同发力的全新局面。而其在探索“产业化”发展路径上,也是翻过“3座大山”才迎来改革坦途:

从基建传统业务向产业投融资发展转型,绝非易事。肥西产城集团依托所在县域“5+X”重点产业集群战略,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先进光伏与新型储能、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,通过“基金+基地+招商”模式,攻坚产业关键引擎,围绕地方产业招引过程中“资金”与“链条”两大困局,成功构建起“基金招引—产业孵化—资本反哺”的产业生态集成体系。

“投”上布局。构建总规模400亿元“基金丛林”(百亿政府母基金+34只产业子基金),以资本为纽带,精准卡位“5+X”县域主导产业。以基金投资撬动国资引领效应,布局华晟新能源、均胜电子等龙头链主企业先行落地,以此形成“以投带招”的链式效应。同时以“精准适配产业、高效配置资源”为导向,形成“母基金定方向、自管基金强攻坚、专项基金补盲区”的立体化资本作战体系,强化资本对产业链的精准滴灌,推动基金资源向高潜力领域集聚,形成“重点产业全渗透、细分领域深布局、早期项目创新孵化”的基金资本矩阵,全面覆盖成熟产业、新兴赛道及初创企业需求。截至目前,该集团助力所在县域累计招引项目达50个,总投资超800亿元。 

“链”上集群。围绕延链、补链、强链原则,不仅以定制代建园区引入长鑫存储、江淮华为尊界超级工厂等重量级项目,持续做强主导产业,还通过自营自建长三角科创走廊G60药谷、智园、CAR园等园区,打造出一个个极具肥西地方特色的产业“载体”,形成“筑巢引凤”的全链式集群化发展格局。目前,该集团已建设及运营园区载体38个,总投资超200亿元,随着园区企业的纷纷投产,将持续刷新该县区域“产值”。 

“育”上发力。联合省市国企、社会机构等资源,汇聚新型研究机构、关键技术平台、科技人才等创新创造力量,积极部署构建新赛道主动发现和前瞻遴选机制,加强核心技术科研攻关,通过投早投小的策略,为底层创新和培育孵化提供“长期资本”“耐心资本”,加快形成“科技—产业—金融”良性循环机制,大力培育孵化科创产业、未来产业核心环节,开辟新赛道、抢占新高地、塑造新优势。

市场化能力是检验城投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。肥西产城集团以“产城融合”发展为内核,在向“产业化”转型过程中,继续发挥城市基建、物业经营等传统领域优势,并以产业延伸、场景构建等方式,推动市场化业务出新意、出增量,从辅助性收入逐渐升级为盈利关键。 

城市建设多元化,开辟工程新赛道。在不摒弃传统建设禀赋的前提下,肥西产城集团一方面创新采用“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”模式,在建设新片区的同时,并非“交付即结束”,而是适配“产城融合”发展需要,继续延伸配套人才公寓、商业街等,既为产业发展赋能配套服务,又进一步介入该资产后续的租赁运营等,形成“建设-运营-收益”闭环;另一方面全力进军工程施工维修领域,申领施工资质,运营专业化维修公司;参股建材公司,布局建材产业链,赋能区域基建提质增效;承接工程设计、咨询及项目谋划业务,打造“肥西基建智库”,以全面转型升级,构建“施工+运营+服务”一体化工程发展格局。 

物业经营生态化,拓展服务新场景。依托156个在管物业小区项目,肥西产城集团创新打造“15分钟便民生态圈”,提供康养、家政、助餐等增值服务。其最新打造的“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”项目已成为亮点举措,为周边家庭老人提供专业养老服务。同时,持续打造“物业+X”发展模式,对服务小区辐射的10万户家庭近25万居民提供电梯维保、社区购物等全新场景服务,实现民生改善与产业运营的深度融合。

城市运营精细化,打造营收新引擎。以市场化思维重构传统业务,在渣土运输、汽车租赁、城市泊车、保安服务、工业蒸汽供应等领域持续发力。通过与民营企业合资成立渣土运输公司,实现渣土处置闭环管理,年营收超3.5亿元;积极布局新能源充电桩业务,依托“光储充一体”模式,开展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及综合能源港项目建设,致力于构建智能化、便捷化的县域“充换电一张网”;通过成立合肥西城热力有限公司等举措,为县域内企业提供热源解决方案,服务江淮汽车、力成药业等重点客户。截至目前,累计挖掘外部资源合作机遇,共与国有及社会资本合作项目14个,引入资本超6亿元。 

作为地方国企平台,肥西产城集团在服务地方政府的同时,以“专业化运营、市场化盘活、品牌化增值”为核心路径,主动出击推动关键业务板块价值提升,精耕品质、锻造服务,构建“资产运营—园区去化—品牌赋能”全链条价值体系,不断强化市场主体地位,提升核心竞争力,以地方业务作为“基本盘”,向外围抢占市场话语权。 

精细运营提效,夯实资产收益根基。跳脱粗放式“包租公”角色,通过精细化手段提升经营性资产收益。依托“智慧产城”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,整合招商、租赁、运维数据,对经营性资产实施“分级分类、肥瘦搭配”的精准运营策略。目前,该集团已累计接收经营性资产1607处,总建筑面积达87万方。通过科学评估与合理调配,成功将资产出租率连续三年稳定在95%以上,年租金收入高达8000万元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不仅增强了其现金流稳定性,也为更多资产盘活与价值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 

创新园区机制,激活产业集聚动能。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,其运营效率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活力。肥西产城集团创新推出“园长制+一园一策”的运营机制,根据园区定位为每个园区量身定制服务,并组建专业招商团队,全力推进园区去化工作。其在管超100万方产业园区中,自建自营园区去化率已超80%。而以其运营的G60药谷产业园为例,作为长三角生物走廊生物医药产业的示范园区,自投运不足半年以来,已吸引近30家企业入驻,可租赁厂房去化近半,已然形成“以商招商”的园区产业效应和品牌声量。

打造特色品牌,构建商业运营生态。在商业运营领域, 创立县域首个自有人才公寓品牌“梧桐寓”,以潮流设计、品质精装居住体验和“管家式”服务,成为该县“引才、留才”的一大特色。同时,试点打造了梧桐寓·紫云酒店,进一步丰富园区商业业态,探索市场化新业态布局。此外还同步谋划“2+2”商业街区盘活运营,构建“居住+服务”的生态运营体系。通过特色品牌的打造与商业生态的构建,提升商业资产运营效益的同时,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、丰富的生活服务。   

历经2021年底、2024年底先后两轮重组升级,通过不断转机制、强管理、优结构,肥西产城集团已构建形成极具自身“产城特色”的“1+4+X”专业化运营体系,以集团总部为战略中枢,聚焦“产城控股”“产城资本”“产城运营”“工投战新”4大核心平台,以“投融建管运”一体化发展,覆盖“产业发展、资产运营、城市更新、社会服务、实体制造”五大核心板块及地产开发、物业管理、渣土运营、工程监测、新能源等业务领域。当多数地方城投还身处“改名潮”的迷雾中,肥西产城集团已经完成了“产业化”转型改革的“质变”,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,其背后正是该县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重塑。 

 作为全国县属国企中少有的“双AAA”持有者,该集团正在被资本市场持续“看涨”,而随着后续“并购+孵化”招商模式的启动,其正深度切入实体产业发展的核心领域。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标志着企业向产业纵深的实质性迈进,更预示着其综合发展能级与核心竞争优势将迎来新一轮的跨越提升。

更多文章

联系我们

滚动至顶部